第十回:郧阳府与鄂西北移民 |
郧阳是今郧县的老县城,县位于鄂西北之边陲,与川、陕、豫相邻,根据考古发现可知,郧县早在百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和繁衍,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在郧县梅铺西寺沟口龙骨洞发现猿人牙齿化石、在八十年代在曲远河口发现二具人类头骨化石,曾让世界古人类界为之震惊。近年南水北调的文物保护工作更是发现数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根据典籍记载商周时期属于古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麇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属汉中郡到汉武帝置长利县。隋朝袭汉制,后废郡,置州县。至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郧阳山区流民的管理,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六县,郧阳府从此出现于历史舞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水库蓄水之后,郧阳府被淹没于水下,从此一个雄据鄂西北数百年的,为郧阳历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名城永远沉没于蓝蓝的汉江之水。 郧阳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开设的,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时期才废止。它经历了半个明代和整个清代时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个多世纪。设府前,在我国长达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境内从未建立过相对完整、统一的郡府建置,所辖地是分散隶属于周边郡府的,比如汉代今天的郧县等地属汉中郡、丹江口市则属南阳郡;宋代郧县等地属均州,房县、竹山等地属房州,上津属商州;终于明成化十二年朝廷拟议,因原襄阳府辖之郧县地接河、陕,路通水陆,居竹山、房县、上津、商洛诸县之中,为四通八达要地,奏请开拓郧县城,置郧阳府,即其他设湖广行都司,立郧阳卫,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无虞"。朝廷遂颁诏示,同意设府。于是在当年十二月将郧县析出襄阳府的均州,升为府,府址在汉水北岸,故定名"郧阳"。又于次年建都察院,为都御使行使抚治之衙门。 明代在此主设府是有其正当因素的。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吏治败坏,土地兼并剧烈,又时逢连年灾害:水灾、旱灾、蝗灾等灾害频繁发生。种种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造成明朝中期以后大批农民失田失业已到达无法维持生计的边缘,成批成批的农民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流民遍及全国。流民问题成为明朝中期以后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荆襄地区是当时最大的一个流民聚集区,破产的农民如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进,流民人数骤增到一百五十多万。今之十堰市地处荆襄地区西北部,元朝至正年间这一带就已有流民聚此,当时官府将这一带作为封禁区,是不许百姓迁入的,但是直到元朝灭亡也莫能制。明朝建国初,朱元璋延续元制,对荆襄地区仍实行封禁政策,曾派遣卫国公邓愈率兵到房县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朝最大的封禁山区就是以今之十堰市为中心的荆襄地区。荆襄地区泛指湖广、河南、四川三省结合地,大约西起终南山东端,东南到桐柏山、大别山,东北到伏牛山,南到荆山,这里山峦连绵,川回林深。 据明代的《大学衍义补》说:荆州、襄阳、南阳三府兼有水路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陆种,而南北流民侨寓於此者比他郡为多”。朝庭见大批流民进入又“恐流民聚众闹事”,于是采取强令驱赶和强制遣散流民还乡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就导致朝廷封山与流民反封山的矛盾空前激化,终于酿成历史上有名的二次荆襄流民大起义。史书称为“荆襄流民举事”、有的则称之为“中国古代流民起义”等。总之,是“风暴”催生了郧阳府的诞生。 《明史》、《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等等史料记载:明成化元年(1465)春,首次荆襄流民起义在今房县大木厂爆发。领导起义领袖叫做刘通。刘通是河南人,因为曾双手举起县衙门前的千斤石狮,人称刘千斤。早年因劫邓州李姓富豪,遭官家追捕。正统年间流亡到襄阳、房县一带的山区谋生。成化元年,他树起起义的旗帜,得到广大流民的拥护和响应。起义后,刘通自称“汉王”,义军从数万人迅速发展壮大到数十万人,以湖广西北部为根据地,攻略河南南阳,西抵陕西汉水西岸,东及湖广蕲黄之境,声势之大为明朝建立以来前所未有。起义一爆发,即震撼明王朝。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在成化二年(1466)急派湖广总兵李震、王恕等率军进山围剿。义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房县梅溪等处多次大败官军,“其势益张”,不能制。同年底,朝廷又增派大军前往镇压,刘通被迫率义军转移,到了寿阳,本欲退入陕西,保存实力,但被官兵扼其要道,结果途中遇阻。经过两天的激战,义军失利,刘通被俘,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就这样被血腥地镇压下去。 但流民与官府的矛盾没有丝毫缓解。其后荆襄地区又连续几年发生旱灾,荆襄一带流民屯结如故,流民入山谋生者近百万人。朝廷闻奏,又拟捕之,遂又引发了第二次荆襄流民大起义。成化六年(1470),第二次起义的领导人叫李原,自称“太平王”,任命总兵、先锋官等,转战于襄阳至南漳、南阳至内乡、西安至渭南等地,流民响应者达百万,这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流民起义,声势浩大。朝廷再次震动,疯狂镇压。成化七年(1471),李原率领义军转移到竹山在渡河时遇到洪水,此时又与官兵遭遇。结果义军遭受沉重打击,李原等同为官兵所擒,第二次荆襄流民起义再次被残酷地镇压。 两次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起义被朝廷武力残酷镇压下去之后,荆襄流民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成化十二年(1476),河南歉收,饥民又是潮水般地涌进荆襄地区,“入山就食,势不可止”,流民复聚如故。采取强硬的封禁政策与措施,朝廷担心又会激发强烈地反抗,因而被迫寻求武力镇压以外的策略与措施来治理流民问题。 其实,当时统治阶层内部的有识之士不乏已有较为切实的治理流民问题的策略与措施,如祭酒周洪谟曾著《流民图说》曰:“东晋时庐江松滋之民流至荆州,乃侨设松滋县于荆江之间;陕西雍州之民流聚襄阳,乃置南雍州于襄水之侧。其后,松滋隶于荆州,南雍州隶于襄阳,垂千余年静谧如故。以前代处置流民者,甚得其道。今若听其近诸县者附籍,远诸县者设州县以抚之,置官史,宽徭役,使安生理,则流民皆齐民矣,何以逐为?”可惜这一见识未及时疏奏于上,后来该见识,辗转为大理寺正王君轼、监察御史薛为学、右都御史李廷用见知,认为“斯说甚善”。遂撮其大意上奏,宪宗从其议。 成千上万移民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历史上曾有“江西填湖广”之说。湖广移民,有以下四类情况:一是逃避赋税自发移民,如明初皇帝报复藩王,导致江西赋税过重,农民不堪其苦,于是向临省又赋税相对较轻的麻城孝感迁移,此后又向无赋税的四川迁移;二是土著避移民而迁,如麻城孝感新迁移民势力壮大,当地土著屡受欺压,被迫迁移;三是政府即组织大规模移民,并鼓励开荒。 成化十二年五月,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原杰以抚治荆襄等处名义前往襄阳处理流民问题,抚治流民。原杰到任后经调查走访认为,应该采取怀柔的按抚政策以处置该地区流民问题。主张撤除禁令,允许流民在山区附籍为民,开垦荒地,永为己业,设立专府,把流民纳入版籍,征收赋税。随后拟议:因原襄阳府辖之郧县地接河、陕,路通水陆,居竹山、房县、上津、商洛诸县之中,为四通八达要地,奏请开拓郧县城,置郧阳府,即其地设湖广行都司,立郧阳卫,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无虞”。疏奏到达朝廷,宪宗诏示“如议行之”。 于是在当年十二月朝廷决定将郧县从襄阳府之均州划出,升为府,定名“郧阳”。郧阳府正式开设。湖广割竹山县的尹店新置竹溪县,割郧县的武阳、上津县的津阳新置郧西县。郧阳府统领郧、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以后又增辖保康县。成化十三年,建都察院,为都御使行使抚治之衙门。原杰由襄阳移驻于郧阳,并推荐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府首任知府。 关于“郧阳”,“郧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现今郧县这地方还叫不出什么地名,生活在这里的 民百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宁静安祥的田圆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为何大发雷霆,刹时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飞砂走石,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火车岭的山梁上。落地后的陨石分阴、阳二面,阳面称之谓“陨阳”即今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故称“陨西”,即今郧西。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皆被烧成红色土壤,在今郧西县城东临的山岗上,均为一片深红色土岗,据说就是陨石雨所致。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呀,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庭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这块石头可与别的石头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这是一个充满神话意味的传说,这样的传说到处都可听到,一般都是古代当地文人杜撰出来的,这并无大障,相反还给当地带来某种文化元素。
郧阳是今郧县的老县城,县位于鄂西北之边陲,与川、陕、豫相邻,根据考古发现可知,郧县早在百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和繁衍,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在郧县梅铺西寺沟口龙骨洞发现猿人牙齿化石、在八十年代在曲远河口发现二具人类头骨化石,曾让世界古人类界为之震惊。近年南水北调的文物保护工作更是发现数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根据典籍记载商周时期属于古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麇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属汉中郡到汉武帝置长利县。隋朝袭汉制,后废郡,置州县。至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郧阳山区流民的管理,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六县,郧阳府从此出现于历史舞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水库蓄水之后,郧阳府被淹没于水下,从此一个雄据鄂西北数百年的,为郧阳历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名城永远沉没于蓝蓝的汉江之水。 上 郧阳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开设的,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时期才废止。它经历了半个明代和整个清代时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个多世纪。设府前,在我国长达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境内从未建立过相对完整、统一的郡府建置,所辖地是分散隶属于周边郡府的,比如汉代今天的郧县等地属汉中郡、丹江口市则属南阳郡;宋代郧县等地属均州,房县、竹山等地属房州,上津属商州;终于明成化十二年朝廷拟议,因原襄阳府辖之郧县地接河、陕,路通水陆,居竹山、房县、上津、商洛诸县之中,为四通八达要地,奏请开拓郧县城,置郧阳府,即其他设湖广行都司,立郧阳卫,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无虞"。朝廷遂颁诏示,同意设府。于是在当年十二月将郧县析出襄阳府的均州,升为府,府址在汉水北岸,故定名"郧阳"。又于次年建都察院,为都御使行使抚治之衙门。 明代在此主设府是有其正当因素的。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吏治败坏,土地兼并剧烈,又时逢连年灾害:水灾、旱灾、蝗灾等灾害频繁发生。种种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造成明朝中期以后大批农民失田失业已到达无法维持生计的边缘,成批成批的农民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流民遍及全国。流民问题成为明朝中期以后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荆襄地区是当时最大的一个流民聚集区,破产的农民如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进,流民人数骤增到一百五十多万。今之十堰市地处荆襄地区西北部,元朝至正年间这一带就已有流民聚此,当时官府将这一带作为封禁区,是不许百姓迁入的,但是直到元朝灭亡也莫能制。明朝建国初,朱元璋延续元制,对荆襄地区仍实行封禁政策,曾派遣卫国公邓愈率兵到房县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朝最大的封禁山区就是以今之十堰市为中心的荆襄地区。荆襄地区泛指湖广、河南、四川三省结合地,大约西起终南山东端,东南到桐柏山、大别山,东北到伏牛山,南到荆山,这里山峦连绵,川回林深。 据明代的《大学衍义补》说:荆州、襄阳、南阳三府兼有水路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陆种,而南北流民侨寓於此者比他郡为多”。朝庭见大批流民进入又“恐流民聚众闹事”,于是采取强令驱赶和强制遣散流民还乡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就导致朝廷封山与流民反封山的矛盾空前激化,终于酿成历史上有名的二次荆襄流民大起义。史书称为“荆襄流民举事”、有的则称之为“中国古代流民起义”等。总之,是“风暴”催生了郧阳府的诞生。
《明史》、《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等等史料记载:明成化元年(1465)春,首次荆襄流民起义在今房县大木厂爆发。领导起义领袖叫做刘通。刘通是河南人,因为曾双手举起县衙门前的千斤石狮,人称刘千斤。早年因劫邓州李姓富豪,遭官家追捕。正统年间流亡到襄阳、房县一带的山区谋生。成化元年,他树起起义的旗帜,得到广大流民的拥护和响应。起义后,刘通自称“汉王”,义军从数万人迅速发展壮大到数十万人,以湖广西北部为根据地,攻略河南南阳,西抵陕西汉水西岸,东及湖广蕲黄之境,声势之大为明朝建立以来前所未有。起义一爆发,即震撼明王朝。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在成化二年(1466)急派湖广总兵李震、王恕等率军进山围剿。义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房县梅溪等处多次大败官军,“其势益张”,不能制。同年底,朝廷又增派大军前往镇压,刘通被迫率义军转移,到了寿阳,本欲退入陕西,保存实力,但被官兵扼其要道,结果途中遇阻。经过两天的激战,义军失利,刘通被俘,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就这样被血腥地镇压下去。 但流民与官府的矛盾没有丝毫缓解。其后荆襄地区又连续几年发生旱灾,荆襄一带流民屯结如故,流民入山谋生者近百万人。朝廷闻奏,又拟捕之,遂又引发了第二次荆襄流民大起义。成化六年(1470),第二次起义的领导人叫李原,自称“太平王”,任命总兵、先锋官等,转战于襄阳至南漳、南阳至内乡、西安至渭南等地,流民响应者达百万,这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流民起义,声势浩大。朝廷再次震动,疯狂镇压。成化七年(1471),李原率领义军转移到竹山在渡河时遇到洪水,此时又与官兵遭遇。结果义军遭受沉重打击,李原等同为官兵所擒,第二次荆襄流民起义再次被残酷地镇压。 两次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起义被朝廷武力残酷镇压下去之后,荆襄流民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成化十二年(1476),河南歉收,饥民又是潮水般地涌进荆襄地区,“入山就食,势不可止”,流民复聚如故。采取强硬的封禁政策与措施,朝廷担心又会激发强烈地反抗,因而被迫寻求武力镇压以外的策略与措施来治理流民问题。 其实,当时统治阶层内部的有识之士不乏已有较为切实的治理流民问题的策略与措施,如祭酒周洪谟曾著《流民图说》曰:“东晋时庐江松滋之民流至荆州,乃侨设松滋县于荆江之间;陕西雍州之民流聚襄阳,乃置南雍州于襄水之侧。其后,松滋隶于荆州,南雍州隶于襄阳,垂千余年静谧如故。以前代处置流民者,甚得其道。今若听其近诸县者附籍,远诸县者设州县以抚之,置官史,宽徭役,使安生理,则流民皆齐民矣,何以逐为?”可惜这一见识未及时疏奏于上,后来该见识,辗转为大理寺正王君轼、监察御史薛为学、右都御史李廷用见知,认为“斯说甚善”。遂撮其大意上奏,宪宗从其议。 成千上万移民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历史上曾有“江西填湖广”之说。湖广移民,有以下四类情况:一是逃避赋税自发移民,如明初皇帝报复藩王,导致江西赋税过重,农民不堪其苦,于是向临省又赋税相对较轻的麻城孝感迁移,此后又向无赋税的四川迁移;二是土著避移民而迁,如麻城孝感新迁移民势力壮大,当地土著屡受欺压,被迫迁移;三是政府即组织大规模移民,并鼓励开荒。
成化十二年五月,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原杰以抚治荆襄等处名义前往襄阳处理流民问题,抚治流民。原杰到任后经调查走访认为,应该采取怀柔的按抚政策以处置该地区流民问题。主张撤除禁令,允许流民在山区附籍为民,开垦荒地,永为己业,设立专府,把流民纳入版籍,征收赋税。随后拟议:因原襄阳府辖之郧县地接河、陕,路通水陆,居竹山、房县、上津、商洛诸县之中,为四通八达要地,奏请开拓郧县城,置郧阳府,即其地设湖广行都司,立郧阳卫,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无虞”。疏奏到达朝廷,宪宗诏示“如议行之”。 于是在当年十二月朝廷决定将郧县从襄阳府之均州划出,升为府,定名“郧阳”。郧阳府正式开设。湖广割竹山县的尹店新置竹溪县,割郧县的武阳、上津县的津阳新置郧西县。郧阳府统领郧、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以后又增辖保康县。成化十三年,建都察院,为都御使行使抚治之衙门。原杰由襄阳移驻于郧阳,并推荐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府首任知府。 关于“郧阳”,“郧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现今郧县这地方还叫不出什么地名,生活在这里的 民百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宁静安祥的田圆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为何大发雷霆,刹时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飞砂走石,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火车岭的山梁上。落地后的陨石分阴、阳二面,阳面称之谓“陨阳”即今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故称“陨西”,即今郧西。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皆被烧成红色土壤,在今郧西县城东临的山岗上,均为一片深红色土岗,据说就是陨石雨所致。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呀,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庭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这块石头可与别的石头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这是一个充满神话意味的传说,这样的传说到处都可听到,一般都是古代当地文人杜撰出来的,这并无大障,相反还给当地带来某种文化元素。 郧阳府的设立,可以说是专为安置荆襄流民而为,也可以说是荆襄流民为争取生存权而进行长期生死斗争的成果。郧阳府的设立对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流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抚治、安置。该域以后再未出现过大规模的流民举事、起义。同时,客观上,郧阳府的设置也为后来的郧阳地区、乃至现今地市合并后的十堰市打下了统一的地市级行政区建置的基础。可见,郧阳府是在荆襄流民起义的风暴中孕育,是荆襄流民起义风暴的产物。郧县府可以说是在农民运动中诞生的,但在更大的一次革命中终结,那就是辛亥革命。它存在了近五百年,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郧阳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给我们留下的只是在那些发黄了的历史书籍和我们这些再也不知道祖籍的移民的后裔,及巍峨的郧阳古城。 关于“郧阳”,“郧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现今郧县这地方还叫不出什么地名,生活在这里的 民百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宁静安祥的田圆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为何大发雷霆,刹时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飞砂走石,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火车岭的山梁上。落地后的陨石分阴、阳二面,阳面称之谓“陨阳”即今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故称“陨西”,即今郧西。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皆被烧成红色土壤,在今郧西县城东临的山岗上,均为一片深红色土岗,据说就是陨石雨所致。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呀,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庭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这块石头可与别的石头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这是一个充满神话意味的传说,这样的传说到处都可听到,一般都是古代当地文人杜撰出来的,这并无大障,相反还给当地带来某种文化元素。 郧阳古城位于汉江的北岸,美丽的大自然好象是知道人们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城市是的,汉水从县城的上部向南呈弧形绕南而过,约在数里之后又回归向北,这样就给郧县府城留出了一个成弧形的区域,这一大片区域地势平坦,背后靠青山,面朝绿水,越汉江又是绵绵群山,江汉河象一条绿色的飘带在这群山间自由的奔驰着。古郧阳古城高出汉江河中面数十米, 江汉是就象是一条忠实的护城卫士,从古城出现之日就拱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古城这一带地土肥沃,民风纯朴,唐太宗将其和爱子李泰贬于此地可能不与这里的客观环境不无关系吧。李世民深爱李泰,本想立他为太子,将来管理唐王室,但政治风云变 莫测他也只好忍痛割爱将李泰贬入郧乡,一是郧乡土地肥沃,可能衣食无忧,二来这里民风纯朴不至于安无定所,三是这里远离长安,可以生命得以保全吧。考古工作者在二十世纪纪,七,八十年代对李泰家族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大量的唐朝文物。 郧阳古城方圆十里城廓全部用青砖垒砌。城墙底宽大,城垛林立。古城中央,耸立着高二十多米高的钟鼓楼,楼内悬挂有二千多公斤重的双龙衔顶八卦钟,大钟轰鸣,十里闻声。古香古色、典雅庄重的南角楼,二十里地外就能看见它的倩影绿光。楼顶总是白烟如缕,袅袅回旋上升,老年人说这是郧阳的"地气"。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古城扔了十几颗炸弹,一颗也没爆炸。人们说是靠南角楼的保佑。1947年,郧县解放,古城完好无损。古城内遍布内有一明楼,名为春雪楼,登上春雪楼,汉水、群岛尽收眼底。四周的青山象是绿色的毯子覆盖在涌动的云海之上,波涛起伏。汉江也象条飘动的裙带?绕在郧县古城的腰际而随风悠悠。明代号称“嘉靖七子”之一的著名文人王世贞,在《登春雪楼》一诗中写道:“忽结楼台银海上,尽收天地玉壶中”的诗句来描写郧阳古城。而今郧阳府和郧阳古城与汉江一同沉入江底悠悠。。。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