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安宇
“朝秦暮楚”确有其事
成语“朝秦暮楚”,许多人耳熟能详。
它较早的运用,见于北宋人晁补之《北渚亭赋》之中,其赋曰:“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意思是为了生活朝在秦地、晚在楚地,行踪飘忽无定。晁氏,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成语“朝秦暮楚”叙述的事情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为了争霸,相互对立,相互攻伐。诸侯小国夹在其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又倒向楚。它所寓意之理,则是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然而,我们如果要好事,再往深处进一步追问,成语“朝秦暮楚”中的主角,也就是当事国是谁?知道的人就不可能多了。因为成语中压根就没有明言。不像有的成语如“围魏救赵”、“杞人忧天”、“唇亡齿寒”等等,或字面上或内涵中总会指名道姓,用不着人们去瞎寻思。
成语“朝秦暮楚”为什么不指名道姓呢?依我们的揣度,有几种可能:
1、不好说。作者不知。
2、不想说。替古人隐讳。所谓“隐讳”,是指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这是春秋笔法之一,对尊者、长者、亲者的过失或不光彩之处是要隐而不露的。忽而向秦忽而向楚,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之事,是受欺负,甚至是不守信誉的典范。
3、不必说。成语只言一类国家而非某一国。
那么,“朝秦暮楚”之国究竟是虚拟出来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果真有过这样一个国家呢?
据我们所掌握的史料,答案是肯定的,国家是有的,并非虚构。
寻找“朝秦暮楚”之国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方国、诸侯林立,遍及天下,有道是“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汤会“三千诸侯”于“亳”(《逸周书·殷祝》)。到了周朝前期诸侯国的数量仍然可观,《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逸周书·世俘解》记: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春秋战国时期,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楚国灭四十余国(有统计为七十余国)。上述国家数量的准确性未必可信,但却反映出当时诸侯国为数众多的现象。
在这许许多多的国家之中,会有哪个国家是“朝秦暮楚”似的国家,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寻找呢?
当前实物性材料虽然匮乏,但是只要运用的方式方法得当,我们还是可以在史料中有所挖掘、有所收获的。
从时间推测:
具体从史料来看,“朝秦暮楚”事件发生的时间,上线约在秦穆公与楚成王时代(二者为同一时代),此时秦国方参与中原争霸,楚国已崛起于江汉一带,“江汉小国皆惧楚”。下线则在秦楚疆域开拓至汉中、巴蜀等地一带(具体时间未见记载,当在秦惠王占领楚国属地汉中之前),即是说两国国界直接相交之前。整段时间约在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
从地理推测:
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秦国国都主要在雍(即今陕西凤翔一带),楚国国都已迁至江陵郢都等地(即今江汉平原一带),一个领地在西土,一个疆域处东方。此时秦楚两国国界尚未直接相交。在两国国界之间存在着一片缓冲地带,约处于今天的鄂西北、渝东北、陕东南、豫西南交接处,即在湖北十堰市,重庆巫溪、巫山、奉节,陕西商洛市、安康市,河南南阳市等四省市接合部。
从国与国关系推测:
当时、当地,在秦楚两国之间,还夹杂着一批关系错综复杂的诸侯国,如有巴、夔、庸、麇、郧、绞、罗、谷、邓、鄀等国。这些国家后来有的被秦吞并,有的是被楚所灭,有的则为秦楚等多国瓜分。
综合分析
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查找、对比、分析、排除等,将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地理位置处于秦楚两国之间,并与秦楚两国均发生过利害冲突关系的国家遴选出来,它们是庸、巴、鄀三国。这些国家同时具备时间、地理位置和国与国关系的定位三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亮亮这三国的“肌肉”。
庸国。《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庸曾称雄于秦、楚、巴之间,是群蛮之首,还数度打败过楚国的入侵。楚庄王时才被秦、楚、巴三国联军所灭亡。注,此时庸国地处今湖北十堰市西南一带。
巴国。《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春秋时期巴、楚数相攻伐。战国时期七国称王,巴亦称王。战国后期才被秦惠文王所灭。注,此时巴国地处今重庆东北一带。
鄀国。《左传》中有4处记载,先后为僖公二十五年、文公五年、定公六年和哀公十七年。一次是记载楚国伐鄀国并俘获鄀国的重要大臣,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两次是秦国伐鄀国,楚国救鄀国。还有一次则是鄀国的南迁地“鄀地”,被楚国作为自己的国都。其中文公五年的记载是这样的:“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就是说,鄀国原先是背叛楚国投靠秦国的,可是后来又叛秦投楚。于是这年夏天,秦国发兵攻打鄀国,城破。后来楚国复又夺回之。由于鄀又背秦向楚,不久,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即汉水中下游的鄀,约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或西南一带,为附庸。此地原为鄢、罗故地。鄀国故地商密一带楚国则设为县。注,此时鄀国地处汉水上游的支流——丹水流域的商密一带(约在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西或西南)。
史料表明,庸巴两国在春秋中后期的一段时间,应是强国至少也是准强国,与“楚数相攻伐”,“数度打败楚人入侵”,属硬骨头型、血战到底型国家。而鄀国则属墙头草风吹两头倒型的国家。
经过以上步步寻找,“朝秦暮楚”之国,终于浮出水面,它就是春秋中后期,滨临汉水上游支流丹水流域的——鄀国。
鄀国兴衰
鄀国早先并非处于汉水之畔,秦楚二国之间。其历史甚为远久。
鄀国或因若水得名
约在公元前2800多年,即近5000年前,黄帝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诸侯建立昌意国,号若国。古籍记载:“婼,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太平寰宇记》)。古文献里鄀、婼、若等字,常常音意相通。
若水在哪里呢?旧说多以为在今天的四川,或认为在岷江,或认为在雅砻江,前者以《山海经·海内经》为代表,后者则为《水经注·若水》的认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黄帝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各方面条件制约下,其领地很难到达四川,此说恐难凭信。
当代一些研究提出,若水在河南的汝水。蜀地的若水与昌意和颛顼所居的若水无关。原因有训诂学方面的(训诂是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字的古义古音)。古籍中若、汝二字古音同义相通,若水即汝水;另外,汝水无论在史料还是考古发现中皆可印证属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之一。以若水为今之汝水,关于昌意族活动地的矛盾说法便可迎刃而解。关于若水的地望,还有其它说法,如若水为河南洧水,在此不多说了。
不管若水地在何处,鄀部族起初或因居于若水而得名。
文物证实商代已有鄀国
从昌意立国至商朝中期,鄀国相关的情况古籍缺乏记载,考古也尚未有所发现。而自商中期到西周至春秋均有鄀国文物出土,古籍中也有鄀国相关情况的记载。
商武丁时期至商末,鄀国一直是商王朝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政治地位较尊、经济实力较强、文化水平也较高的方国。其首领多在商王室任要职,从出土的鄀国铜器铭文看,如《若癸鼎》、《若父己爵》等,鄀部族首领“亚若癸”、“ 亚若父己”均世服于商王室(注,“亚若癸”之“亚”为职官或爵称在商周王室中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若”为族名或国名;“癸”指鄀之首领或国君)。鄀国经济或与商王朝息息相关,商王时常问卜鄀的年收成情况,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商朝后期,鄀国的活动范围,以它和商王朝的关系,当距王朝的政治中心相去不远,或许仍在汝水流域一带。
周朝初期,鄀国臣服于周,并受到周王室的册封。鄀国有自己的纪年与正朔(鄀正),不用周正,不奉纪周王统年。或于此时,鄀国迁徙到汉水上游支流丹水流域的商密一带(今河南淅川县西或西南),开始与秦、楚二国为邻。此地原为楚国的故都,是时楚人已南迁到郢(即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北)。
鄀国和秦楚多次交战
据《春秋》《左传》等史料记载,春秋初期(楚武王执政中期),鄀、楚二国曾经交战,这是古籍中所见鄀国迁商密后的首战。此时正值楚国兴起,向外扩张。此战楚国最大的战果是俘获了鄀国大臣观丁父。楚武王慧眼识才,随即重用观丁父,使其帅军。观丁父后来协助楚武王克州、蓼,服随、唐,开拓群蛮之地,为楚国建立霸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十八年)秋天,秦、晋两国为了削弱亲楚势力,组成两国联军攻打鄀国。是时,鄀国的都城在商密。秦国是伐鄀国的主谋和主力军,晋国只作声援,并未真正出兵。起初,楚国并不在意,以为只是一般性的边境纠纷,令尹(掌管最高行政的官职)和司马(掌最高军事的官职)都还在郢都,只是派临近的申公(申县县尹)斗克和息公(息县县尹)屈御寇率领申、息两地的军队去帮助戍守鄀国。秦人用计,先是全军绕过商密到达其北面的重镇析邑(约在今河南西峡县城关镇),而后又把自己的士兵捆绑起来,冒充被抓的析人,再转向商密,于黄昏包围了商密。入夜,秦军燃起篝火,掘地歃血,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当时楚军驻守于析)。城中鄀人见此情景,以为被楚国出卖了,一传十,十传百,都信以为真,十分害怕,于是未作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这次战争秦军还俘获了楚国的申公、息公。秦军怕楚国大军追来,匆匆撤离商密回国。楚国令尹子玉闻讯,当即发重兵追击,结果没有追上。
公元前622年(周襄王三十一年),鄀国原先是背叛楚国投靠秦国的,可是后来又叛秦投楚。于是这年夏天,秦国发兵攻打朝秦暮楚的鄀国,城破,国未亡。楚国复又夺回之。由于鄀国又背秦向楚,不久,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即汉水中下游的鄀,约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或西南一带,为附庸。此地原为鄢、罗故地。鄀国故地商密一带楚国设为县。
鄀国何时灭亡,史无明文。公元前613年,楚国公子燮与子仪在楚国郢都作乱,胁持初即位的楚庄王“如商密”,商密即原鄀国都,此时已成为楚邑。鄀国南迁约在公元前622年即左传文公五年秦入鄀。由此可推知,鄀国灭亡年当在公元前622——613年之间。相对年代为春秋中期。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郢,楚国几乎灭亡。次年,吴国撤军,楚昭王回到郢。再一年即公元前504年,吴国击败楚国舟师,楚人又有亡国之忧。当时楚国国都郢(纪南城)在长江边,楚王害怕吴人再次侵犯,于是将都城北迁至荆山与大洪山之间、汉水边上、易守难攻的鄀,即鄀国南迁的故地(湖北宜城市一带)。楚人习惯称都城为郢,于是此鄀,又称鄀郢。因鄀郢邻近春秋时期楚都鄢郢,故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有将鄀郢与鄢郢误为一地,径称鄢郢或鄀郢。此鄀还被称为北郢。楚国定都鄀郢约70年左右(有十数年,二、三十年说等),才又迁回纪郢,其时已在战国之初。
鄀国分为上鄀下鄀
古籍记载春秋时期的鄀国为一个。商密之鄀最早出现,宜城之鄀出现后即不见商密之鄀,它们在时代上有先后之分。因此,古人杜预、孔颖达等以为鄀本在商密,后迁于南郡鄀县,后世多依其说。于是,春秋时期之鄀,可分前、后二鄀(或南、北二鄀)。
然而出土文物反映的是,约在西周中期,就有了上鄀、下鄀之分,到春秋早期二者还并行发展。对此古籍无记载。目前所发掘的鄀国铜器(铭文)有自称上鄀的如《上鄀府瑚》、《上鄀公簠》等,有称下鄀的如《下鄀公鼎》(宋代发现宋人称为《商洛鼎》),更多的仅称鄀如《鄀公平侯锰鼎》、《鄀公矛文人簋》。这些铜器出土的地点有今陕西商洛市、湖北襄阳市余岗山湾、河南浙川下寺楚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