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皮纸历史悠久
历史上,郧阳曾经遍布造纸作坊,但大多呈零星分布,以生产工艺较简单的草纸、火纸为主。造纸规模比较庞大、生产工艺最繁琐、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批皮纸作坊,集中在汉江以南的郧县鲍峡镇和胡家营镇交界的石门沟和两河口,而且这些家庭自古以来就不种地,以造纸为业,卖纸买粮。
郧阳造纸术,特别是郧阳皮纸术,最初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但工艺特征与历史所记载的东汉蔡伦造纸术一致,可以确定是蔡伦造纸术的继承。
郧阳交通发达,自古与四方交流频繁,人员进进出出,移民甚多,皮纸术也由此传入郧阳。如石门沟董氏的祖先是明代从江西吉安府来到郧阳的,现在77岁的董在石知道自己的祖太爷董怀富就是皮纸匠,他的技艺传至太爷、爷爷、父亲、自己,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鲍峡镇石门沟的造纸艺人有董、赵、瞿、黄、万、王六姓,胡家营镇两河口的造纸艺人有黄、余两姓。郧阳造纸全部是家庭作坊生产,造纸术在家族内代代相传,而且传男不传女。皮纸生产工艺极其繁琐,从原料制作到生产出成品有72道工序,需要家庭所有成员上阵亲力亲为,一个生产周期需要半年时间,所以一年只能生产两次。
1956年,我国进入高级农业合作化阶段。在郧县人民政府的动员下,鲍峡石门沟成立了春风纸业高级合作社,胡家营两河口成立了得意纸业高级合作社。合作社为帮工的形式,谁家造纸,大家都去义务帮工,并没有脱离家庭作坊的性质。
1958年人民公社化阶段,石门沟春风纸业高级合作社改为石门沟纸厂,两河口得意纸业高级合作社改为两河口纸厂,统一归郧县轻工业局管理。
从合作社到纸厂,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以石门沟为例,这里的人们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点菜园地交给了附近的生产队,把私有山林交给了纸厂变为国有,把自己的造纸作坊毁掉,把所有家人也交给纸厂,在厂长董发珍、副厂长董发洪、会计董在道的统一安排下参加厂里的生活和劳动。石门沟纸厂的生产规模为10架(捞纸)槽,就是说有10个地方可以同时生产皮纸。
这一改制,打破了郧阳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皮纸的模式。纸匠不再亲历皮纸生产从原料制作到成纸的72道工序,而是每人只负责一道或几道工序,整体来看,工人的造纸技术越来越熟练,却无法让年轻人掌握皮纸生产的全部工艺,不能独立完成一次皮纸生产全过程。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当地一些农民在农闲时学习掌握了造纸技术,又开始生产皮纸。但由于技术原因,他们生产的皮纸品质十分低劣,只能以低价向外销售。由于皮纸需求量有限,加上现代化生产的卫生纸的竞争,郧阳皮纸的销路不畅,价格一落千丈,致使造纸作坊纷纷倒闭。几十年过去了,一些老技术工人陆续过世,没有过世的也大多随儿女迁往了外地,不少作坊及设施毁损殆尽。
郧阳皮纸文化特征鲜明
郧阳的纸品有草纸、火纸、文化纸和皮纸。生产草纸的原料是稻草、麦秸,生产火纸的原料是山竹,生产文化纸的原料是龙须草,生产皮纸的原料是树皮和麻。草纸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家庭用品,大量使用于中下层家庭妇女的经期和生产期,还使用于老人敛葬。火纸为祭祀用品,各个阶层人士都需要。文化纸为印刷和书写的载体,是文人和学童的至宝。皮纸是一种高档纸,除广泛用于中上层家庭妇女的经期、生产期和老人敛葬外,还大量用于包装食糖、果品,更是民间契约的合格用纸。
无论生产何种纸品,其工艺流程大体一致,但从草纸、火纸、文化纸到皮纸,工艺程序渐趋繁琐,技术要求渐趋精细。掌握了皮纸生产技艺的工匠,生产草纸、火纸、文化纸自然不在话下;但只生产过草纸、火纸、文化纸的工匠,是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来皮纸的。因此,只有掌握了皮纸生产术的人,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的郧阳纸匠。
石门沟和两河口的纸匠全部是皮纸匠,完全以生产皮纸为生,造纸原料有桑树皮、苎麻、檀树皮和构树皮。在当地有一句谚语:“先桑后檀,构皮没有好几年”,反映的是他们祖先寻找造纸原料的艰辛过程。
苎麻虽然在郧阳分布很广,田边地头随处可见,但产量十分有限,不可能大量用来作为造纸原料使用,偶尔一用已经是十分奢侈,所以皮纸生产原料一般不考虑苎麻。桑树皮和檀树皮都是上好的皮纸生产原料,但这两个树种的生长都十分缓慢,一般不会大面积成林,而是零散地夹杂在其它树种中间,况且它们可以用来养蚕,所以在附近山林没有桑、檀皮可剥的情况下,纸匠们只得寻找别的树种剥皮造纸。
经过反复实践,郧阳皮纸匠看上了构树。构树在郧阳分布广、数量大,对环境适应性特别强,不论平川、丘陵或高山都有大面积生长,而且具有速生、繁殖快、萌芽力和分蘖力均强、轮伐期短的特点。虽然构树皮比桑、檀皮的纤维韧性略差,但仍然不失为皮纸生产的高级原料。
民国以前,郧阳造纸用的构树皮都是自己上山砍树挑回家剥皮。解放后开办纸厂时,有专门的采购员外出采购,产地除郧县外,更多为郧阳所属的丹江口、房县、竹山、竹溪、郧西各县。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构树皮采购完全停止。
郧阳皮纸术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一是纯手工性。自古至今,郧阳皮纸生产一直保持着纯粹的手工技艺。即使在电力充足的今天,像碾皮、打碓这样的工序,也拒绝使用现代机械和电力。二是作坊性。郧阳皮纸生产始终以家庭作坊为主。虽然在20世纪下半叶曾经有过20余年的集体生产方式,但仍然没有脱离作坊生产的性质。三是传统性。郧阳皮纸术的原料使用生产工艺流程是十分原始和传统的,这些与《东观汉记》、《后汉书·蔡伦传》等历史资料的记载完全一致。
皮纸生产地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面积的山林,山林里除了有充足的、能够成为造纸原料的树种外,还能为蒸煮树皮和烧石灰提供充足的燃料;二是必须有一条小河,为原料制作提供场地和用水;三是有大量石灰石的存在,因为造纸需要大量的生石灰。这些必备条件在郧阳大多数地区具备。
郧阳皮纸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使用价值。造纸术已经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而且为世界首创,在现代工业化造纸完全取代了手工造纸的今天,郧阳皮纸术还完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工艺,十分难得,这实际上为后人保留住了一份珍贵的活的历史资料。郧阳皮纸术不仅仅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份文化传承,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延续和继承,而且完整地保留着其工艺特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郧阳皮纸术是我国传统造纸术遗留下来的一件“活化石”。到目前为止,皮纸还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它一方面继续在医院产科使用,迎接着新生命的降临,一方面作为灰包纸使用于过世老人的敛葬。
目前,郧阳皮纸术已经高度濒危。全郧县现在只有6家皮纸生产作坊,其中2家作坊已经三年没有生产一张皮纸,还有4家在2011年也没有再生产。如今的老纸匠,均已是年迈体衰,年轻人认为造纸的活太重太辛苦,且皮纸销路很窄,这些因素是郧阳皮纸术濒危的最主要原因。抢救郧阳皮纸术已是刻不容缓!
郧阳皮纸的生产工艺
郧阳皮纸生产有原料制作和造纸两大过程,相传工序有72道之多,现在至少还保留有43道工序。以下是原料制作及造纸步骤(部分):
原料制作工艺:
砍树 。砍树的要点在于认准两年生的构树。被砍掉的构树,当年会从根部萌出嫩芽,第二年虽然能够长成鸡蛋粗细,但树皮的纤维没有韧性,不堪用。造纸所用的是第三年的两年生树皮,是纤维韧性最强的造纸原料。三年以上生的树皮纤维木质化,造出来的纸质差。
剥皮 。要把挑回来的构树趁湿剥皮。干了,树皮就会贴在木质上,剥不下来。
绑把。 把剥下来的构皮绑成小把。
脱水干化。夏天阳光强时放在通风处晾干,冬天直接晒干。
清水浸泡。把干构皮挑到小河里用石头压着浸泡。夏天约要两天时间,冬天需要泡半个月,让其充分发胀。
蒸煮。把在河里发胀了的构皮挑到露天蒸场里入锅蒸煮。蒸煮的时间大约要24个小时,构皮由红变黑就可以了。
闷锅。蒸煮结束后停止添柴,封堵火道,让构皮在蒸锅里闷24个小时,使外面的木质黑皮与里面的肉质白皮自然脱离。
出锅 。把闷好的构皮从蒸锅里勾出来,堆放在旁边的碾场上等待上碾。
碾皮。把构皮一把一把地放在碾盘上碾压。
抖皮。手拿碾好的构皮上下抖动,抖掉木质黑皮,留下肉质白皮。
制作石灰浆。在石灰池里放入适量的生石灰和水,充分搅拌成为稀石灰浆。100公斤碾好的构皮大约需要30公斤生石灰。
滚灰。 把构皮一把一把地放入石灰池中滚灰。滚灰时需要两个人手拿铁钩配合,一人将碾盘边的构皮勾起递过来,站在石灰池旁的人用钩勾住后放入石灰池中不停地摆动,让构皮充分吃进石灰浆。
上堆 。石灰池旁的另一人勾住吃过石灰浆的构皮把,场子上有一人接住后,把构皮把堆起来,让构皮在生石灰的作用下发烧。这一过程需要两三天。
二蒸 。把发烧后的构皮放入蒸锅二次蒸煮。
二闷 。工序和时间与第一次闷锅相同。
出锅。 把闷好了的构皮从蒸锅里勾出来,等待淘洗。
踩淘 。一锅构皮往往需要10余人同时挑下河进行淘洗。先选择浅水处,用双脚反复踩踏,让粘附在构皮上的石灰渣和剩余的木质皮松动。
摆淘。 踩踏后,双手各拿一把构皮到急流处不断摆动,直到完全漂走石灰渣和剩余的木质皮为止。
压泡。 把淘净的构皮用石块压在流动的浅水处浸泡。压泡时间:夏天为两天,冬天一个星期。
捞摆 。压泡结束后,捞起构皮再反复摆动,确认没有浑水流出后才能上岸。
上堆。把捞起的构皮在岸边堆出四方堆。
压水。 在构皮堆上压一吨多重的石条,两三天后就能够挤出构皮里的水分。
运料。 压干了水分的构皮已经成为了造纸的成品原料,要挑回厂房待用。
原料制作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冬天水温太低,不仅制作周期长,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夏天是洪水季节,在河里压泡构皮会被洪水冲走。
造纸工艺:
搓皮 。散开把子,把构皮放在地上反复地揉搓。
抖皮。 把搓好了的构皮反复地抖,使渣掉光。
归堆。 把抖好了的构皮以30把为一层,整齐地码放在臼碓旁的石头上。
喷水。 每码放一层,要在构皮上喷一次水,让构皮恢复潮润。
打碓。 拿一把构皮放入石臼或者木臼中,用木碓反复捶打,打到构皮起绒,成为厚薄均匀、生熟统一的的杋子为止。郧阳皮纸生产全部使用的是脚踩碓,别处的火纸生产也有使用水轮碓的。
叠杋子。 把打好了的杋子一层一层整齐地叠放在旁边的杋子凳上。30层为一个杋子摞。
切杋子块。 用杋子刀纵向垂直切向杋子摞,切出一指厚的杋子块。杋子凳的旁边要放一块磨刀石,每切两块就需要磨一次刀。
浸泡杋子块。把杋子块放入纸槽旁边的窖窝里浸泡,夏天需要两三个小时,冬天需要两三天。
挏纸浆 。用筢子反复搅、挏浸泡好了的杋子块,直到把它变为纸浆。
放浆。拔掉窖窝与纸槽之间的木塞,把纸浆放入纸槽内。
胀槽。 纸槽的一边有一个坑洞,叫里锅洞。一人站在里锅洞边,另一人站在对面,两人同时各拿一根叫水样子的竹棍反复搅动纸槽里的浆水,直到水面漂起厚厚的棉絮状物质为止。
过浆。 对面的人停止搅动,拿一块长度与纸槽同宽,约5寸的拦水子(木板),拦在槽内8寸远的地方。站在里锅洞边的人继续不停搅动,棉絮状的纸浆会从拦水子底部钻入拦水子里面,直到拦水子以外全部成为清水为止。
安装捞纸设备。 捞纸往往在第二天进行。早上,纸匠进入纸坊,先把拦水子推到纸槽中间位置,再在纸槽上架两根杉木边棍,然后在边棍上绷一根弯竹(过水帘),过水帘的作用是防止捞纸时纸浆逃出拦水子,帘的弓部顶在拦水子中间。最后,把一根竹竿做成的拨拉竿一头固定在一根边棍上,另一头能够在另一根边棍上来回拨拉,主要用于捞纸后放置纸帘控水。上述程序完成后,纸匠才把纸帘放在胸前的槽沿和拨拉竿上。纸帘是竹篾编织的,曾经用桐油浸泡,帘眼有针尖大小,既不会漏掉纸浆,又能够有效控水。
捞纸。捞纸时,纸匠推开面前的拨拉竿,双手持纸帘慢慢入水捞浆。纸帘入水时,不仅动作要轻,双手要持平,更重要的技巧在于前端要先入水,等后端全部入水后,前端徐徐出水,带动后端上浆,入水出水的角度要控制在45°。纸帘全部出水时,要借着盛出的浆水荡动,以达到削高补低使纸张厚薄统一的目的。这时,纸匠要眼疾手快,因为等纸帘里的水不足以荡动纸浆时,出来的有可能是一张次品纸。
控水。 纸匠拉回拨拉竿,把纸帘一头放在竿上,一头放在槽沿,直到没有明水后所有纸浆粘结在一起。
架纸。把纸帘倒扣在旁边的木制纸架上,轻轻叩动,一张三面齐整、一面参差的长方形皮纸就铺在了纸架上。一架槽大约能出1500张皮纸,一个纸匠一天也只能捞1500张皮纸。一天捞出的1500张皮纸放在一个纸架上成为一叠皮纸。
压纸。 在皮纸上放置木板,把两根木棍的一端插进墙洞,一端架在木板上,上面再压上适重的石块,不仅可以挤出皮纸里的水分,更重要的是让皮纸里的纤维结合得更加紧密。
晒纸。 第二天早上把经过压制的皮纸搬到屋外,斜立在一个竹制的晒纸笆上,用手把皮纸从毛边的地方一张一张揭开。每揭一张,就用棕毛刷刷在墙上,直到把所有皮纸都贴在墙上。
收纸。 晒干了的皮纸会自动从墙上脱落下来,所以收纸的时间点要恰到好处。早了纸没有干,上捆后会发霉烂掉;晚了的话,纸会被风吹得满天飞。
打捆。 把晒干了的皮纸打成小捆便于出售,一小捆皮纸称为一刀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