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明末英杰卢象升 绥靖郧阳建奇功 

卢象升像。

卢象升的大印。

卢象升书法作品,尺寸为163×51cm。

明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混乱的时期:一方面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势如燎原大火烧遍全国;一方面清军从关外崛起,虎视眈眈,觊觎中原。风雨飘摇,行将灭亡的明王朝两面作战,在凄风苦雨中苦苦挣扎,苟延残喘。

处于这样内忧外患形势下的文臣武将,为维护封建统治,一般都具有两面性:既有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也有抗击外侮的一面。崇祯七年(1634)抚郧的卢象升,正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这样一位末世英杰。

郧阳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设郧阳府及湖广行都司(郧阳抚台),便突破了近百年封禁造成的蛮荒,逐渐融入现代社会;兼之就地附籍安置的全国二十个省的流民中,多的是能工巧匠,经营高手,郧阳便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起来,成为明中期流民安居乐业的一方净土,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一块热土。

世间万事万物总是利弊相生。太平年代宜于人居,繁荣昌盛之地,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则为兵家所必争。处于国之中部的郧阳,退则山大林密,可生存,可与敌周旋;进则可借黄金水道汉江迅速杀向全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至后世,郧阳历来为兵家所必争而灾难深重,屡兴屡衰者再三再四!到了明末李自成、张献忠义军初起时,郧阳及周边便成为农民起义军与官兵搏杀的主战场。郧阳设府以来所创造的和平、宁静、富庶在连天战火中毁灭殆净!

到崇祯七年(1634)卢象升来郧任抚治时,郧阳几乎已是“千里无鸡鸣”了……

文韬武略明末英杰

卢象升(1600-1638)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江苏宜兴人。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他少有大志,读书勤奋。当时明王朝朝政已腐败不堪,民怨沸腾,清兵正伺机入侵。他在读经书的同时,学习兵书,喜习骑射。卢象升虽然是江南的文人,但天生奇才,《明史》记载他肌肤白皙而臂力、武功过人。至1968年,江苏宜兴卢象升祠堂仍存有他习武所用的重136斤的练功刀,铁锈斑斓,通体作古铜色。

明天启二年(1622)卢象升以22岁考中进士,因父丧未入仕途。两年后授户部主事,可谓少年得志。不久擢升员外郎中。时宦官魏忠贤正把持朝政,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朝中许多官吏都依附于阉党,卢象升蔑然视之。

由于他为官耿直清廉且干练,27岁时任大名知府。此地历来多淫乱之事又多冤狱,实属难治之地。他到任之后,雷厉风行整顿地方,施政不厌其烦,平抑了多起冤狱,严惩了恶霸、贪官,吏治为之一新,终于使当地趋于宁靖。

当时,许多地方为了谄媚魏忠贤,纷纷为其建造生祠。大名府也有官员倡议筹建,请卢象升参与,遭到拒绝。
可以说,卢象升初入仕途就显现出非凡的骨气和卓越的治政才能。

崇祯元年(1628)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之兵以防关外后金军(即后来的清军)。次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了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假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关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袁崇焕赴京师救援,在北京广渠门外与后金军交锋。崇祯三年(1630),崇祯皇帝听信敌人离间,下令将袁崇焕处以碟(zhe)刑(分裂肢体),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卢象升在这危急关头招募了一万多人,进京协助防卫,立下功劳。后清兵退走。次年他晋升为右参政兼副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备,严明军纪,加强练兵,军容大振,人称“天雄军”,声势震慑清军。这是他带兵的起始,《明史》载“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天启末年陕西连旱,崇祯元年七月,王嘉胤、杨六郎、不沾泥等人在陕西府谷等地聚集饥民,劫夺富户的粮食,与官军对抗,全陕响应。其后,高迎祥也在安塞起义,自号闯王。陕西各地纷纷有人跟进,起义者的暴动,几乎遍及陕西全省。

崇祯六年起,卢象升参与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且身先士卒,连战皆捷,竟至义军称其为“卢阎王”,遇之则避战。由此深得崇祯皇帝所倚重,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又升任兵部右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州、大名、山西军务。

这一段抗击外侮及镇压农民起义的经历又显现出卢象升卓越的军事才干。

明末郧阳极端凋敝

远在崇祯二年卢象升以“天雄军”捍卫京师时,农民军就已杀向京畿地,屡为卢象升所挫败。其后数年又转战于山西、河北、河南,由小路进入郧阳。

明王朝到了崇祯年间,已是内忧外困,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而处于国之中部、鄂、豫、川、陕交界处的郧阳山区,首当其冲地成为官军与义军拼杀的战场,灾难自然倍重于他地。在连年饥荒中更经受着又一次改朝换代战火的炙烤。

此时的郧阳,“连岁饥荒,赤地千里”,已是山穷水尽了。更兼明王朝的极端腐败,已逼得人民生计断绝,各地农民纷纷举义。仅崇祯三年(1630),具有全国影响的农民起义就有张献忠、罗汝才等9起。崇祯七年(1634),山西农民起义军趁郧阳抚境守兵大部外调,杀入郧阳抚区,攻陷郧府六县,直逼郧阳府城。义军发展到百余万人,声势及于中原,屡破府、州、县城。当时的郧阳抚治蒋允仪及朝廷派来的名将左良玉等都难敌义军声势。

崇祯帝临危授命,诏升卢象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卢至郧后视察郧阳各地,深感郧地的极端贫穷与荒凉。他在写给崇祯帝的报告中称:
“……臣倾自南阳入境,达襄郧之间,见所属郡县,连岁饥荒,赤地千里,四野寂无人烟……总之,今日郧疆事势,所患尚不在无兵,而专在无饷;所忧尚不在有贼,而更在无民……”
“……郧土虽存,郧民已尽……考之记传,郧属地方,古称天狱,盖言其凄凉困苦险阻艰难也……故他务不遑经理,急求生聚之方。……”。
“窃惟海内之郡,莫贫于郧,莫苦于郧,莫辽旷险僻于郧……臣每介马而驰,于穷岩绝谷中,百里不见炊烟,不逢人迹。即有一二鹄面鸠形之辈,寄息山岩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遥望官兵辄骇而他匿。目睹凄然,不谓世间有此境界也。……”

不必过多罗列,卢象升带兵赴郧,所见是满目苍凉,地僻人稀。明初封禁百年生长的山林、郧阳设府所聚集繁衍的人口以及由此产生的繁盛,几乎在战火中消失殆尽!

艰难竭蹶抚郧功成

崇祯七年,马回回、过天星、满天星等人洗劫了湖北的郧阳六县,西入四川,攻破川东重镇夔州,天下震动。朝廷急调已升任右佥都御史的卢象升抚治郧阳。

他莅郧之后,郧阳卫标下只有1100名官兵,且抚辖郧、襄等五郡,每郡只有二百多士兵。郧阳抚治下辖各地能调动的兵力也只不过一万五六千人。而此时义军数十万会聚于郧抚辖境,虎视眈眈盯着孤悬的郧阳府城。卢象升于此布防、进剿,只能是借助于周边的客兵了。

他与晋、陕、豫、川、湖广五省总督陈奇瑜联手,开始组织进剿农民军以安定地方。此时马回回等人返回湖广,在郧阳的黄龙滩和卢象升激战。明史载:“时蜀寇返楚者驻郧之黄龙滩,象升与总督陈奇瑜分道夹击,……连战皆捷,斩首五千六百有奇,汉南寇几尽。”

当时聚集在郧阳附近的各方义军达到四十多万,卢象升的处境非常艰难。清同治丙寅年(1866)《郧县志》所录他给外舅王带溪的信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不料一至郧阳,千难万苦......日在深山绝谷之中,千里无人之地,与士卒仆夫起居。”“或皇天相佑,数十万流寇雾灭烟消。”“郧事之难、之苦,海内所无。两月来督剿流寇,九战皆捷,斩首万余,地方已平矣。所难者收拾破残,图维善后耳。”

就忠于朝廷而言,卢象升是有效而迅速地镇压了郧阳地区的农民起义。但他不是嗜杀如命的屠夫,而是有着丰富安民治政经验,深谙民情国势的政治家。在快速剿“寇”的过程中,他对义军越剿越多的事实作了最直接的解释:“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军、民之所以跟从义军暴动,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活下去了,抚治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所以,他申奏朝廷“请益(增加)郧主兵,减税赋,缮城廓,贷邻郡仓谷,募商采铜铸钱,郧得完辑”。

他在剿寇之后制定的《靖寇绥民八则》为:“酌缓征之宜以延民命,勤修废之役以奠民居,通山泽之利以济民穷,戢刁告之风以降民害,禁差拘之拢以安民生,广招垦之术以裕民养,恤行户之苦以资民用,严驿递之归以苏民困。”

这里,他为了绥靖郧阳,恢复生气,直接要办的八件实事是解决“民命、民居、民穷、民害、民生、民养、民用、民困”问题。这是真正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为此,他在崇祯七年三月——八年五月抚郧的一年两个月时间内,为剿寇、设防、立寨、援商、屯田、垦荒、河运、申明军纪、考察官员等,走遍了郧抚所辖各省州县,解决了一批批难题。此间,他写下的奏章、公告、训谕就达45000多字!这该是多么干练、多么勤谨的官员!

简言之,卢象升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采用剿、抚、治、修并重的方式,迅速巩固了郧地防卫,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使郧阳府在山河破碎的明末,重新屹立于国之中部。对此,清代同治年《郧县志》赞曰:“逮及明季(末年)兵燹频仍,地僻人稀,经卢公建斗(卢象升字)振励士心,人有固志,郧复屹立巨镇。……”

卢象升抚郧功成的次年(崇祯八年五月),被擢升为湖广巡抚而离郧。

抗清殉国流芳千古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卢象升主张坚决抵御,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因握有兵权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卢象升屡战失利。但他誓死决战,激励将士奋杀。这年12月12日在河北巨鹿蒿水桥同清军激战时阵亡。后追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

后来清兵南下,卢象升的弟弟卢象同起兵抗清而死,卢象观不屈投水死,卢象晋出家为僧,卢家前赴后继,抗清殉难者百余人!他的伟大竟至于感动敌对之国:1687年康熙皇帝下令在江苏宜兴建卢公祠祭祀之;1776年乾隆皇帝追谥卢象升“忠肃”,卢公祠乃称忠肃祠。同治五年(1866)所修《郧县志》序文中对卢象升抚郧功绩大加赞赏,在《艺文卷》也收录《明卢忠烈公传》等五篇相关文章。所以,后世经常有人把卢象升比做精忠报国的岳飞。

卢象升大事记

1600年,卢象升出生于江苏宜兴。
1622年,22岁考中进士。后担任户部主事。
1627年,27岁时任大名知府。
1629年,崇祯二年,清兵犯境,京师报警。卢象升起兵勤王,后清兵退走。卢象升整饬大名军兵,军容大振,人称“天雄军”。
1638年,崇祯十一年,卢象升战败身亡,享年38岁。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